外匯交易俱樂部 superrich1688
開始的這兩個課程,看似基礎其實它們的觀念會跟隨您一輩子。許多人都輕忽這些觀念的重要;其實這跟學功夫蹲馬步是一樣的,打好基礎才有辦法理解與運用高深的技術。就算我抬個槓好囉!多深奧的算術難道會離的開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嗎?
  比如說…在K線、指標、圖形運用中,它們其實都以一個基礎在運作。
就是當動能或價格高於某區間或一個設定位準時我們便轉換我們的趨勢,不是嗎?一個簡單的交易法則收盤高於前三日收盤價買進」是不是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呢?想想我上面談的,它會讓你破除學習的障礙。萬法歸一返璞歸真;當你不再迷於指標花步時你才能真正的看清指標運用指標。

  「葛蘭碧八大法則」是J.Granville所提出的交易觀念。許多人喜歡把它釘死在移動平均線的運用上。我說「移動平均」是一個狹義的稱呼;因為一般大眾都只拿來用在價格圖上所繪的移動平均。這一點就非常好笑囉!為什麼不能運用在指標之上呢?很多指標它本身不就是一條移動平均?那收盤價線算不算移動平均呢?真叫人啼笑皆非…在我們學習路上許多人終其一生找尋聖杯,卻不知道聖杯就在自己身邊!問題都出在該「舉一反三」時偏偏喜歡「依文解字」;該「依文解字」之時偏愛「自做聰明」。

我交易至今沒想過自己去創造新指標,因為這些許多人眼中的骨董我覺已夠用矣!倒是在交易中體會兩個交易概念;
一是我的交易理論,名為「行星理論」是我目前交易的基準,專長尋找長線反轉的進出點。
二是我在底下會介紹的一個交易方式。

這兩個我發現的交易觀念都可以以任何指標帶入。我寫這部份的課程只有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希望您不要再追逐尋找聖杯,尤其是華而不實的假聖杯。

  先介紹八大法則基本形態…
多頭四部曲
多頭四部曲﹙紅線為長期均線、綠線為短期均線﹚
A→當長期均線持平或上揚時,短期均線穿越向上視為一個買進訊號。
B→當長期均線持續上揚,短期均線跌落長期均線之下,然後再向上穿越長期均線為買進訊號。
C→當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產生正向乖離過大,價格可能拉回。
D→當長期均線持續上揚,短期均線回落但不跌破長期均線再度彈升可視為買進訊號。
空頭四部曲


空頭四部曲﹙紅線為長期均線、綠線為短期均線﹚
A→當長期均線持平或下跌時,短期均線穿越向下視為一個賣出訊號。
B→當長期均線持續下跌,短期均線回升長期均線之上,然後再向下穿越長期均線為賣出訊號。
C→當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產生負向乖離過大,價格可能拉回。
D→當長期均線持續下跌,短期均線回升但不穿越長期均線再度下跌可視為賣出訊號。
  請注意我的C項並無交易趨勢或建議,因為我本身並不喜歡乖離的交易方式…一般寫八大法則都建議建立逆向倉位,賺取拉回的利潤。但我始終覺得這是一項根本的逆勢交易,我並不建議您如此做!



因為乖離過大並不代表短期均線一定會拉回趨進長期均線,事實上許多例子顯示短期線將以橫向運動等待長期修正趨近;乖離值是修正了但是價格卻仍在半空中。頂多…先平倉囉,但千萬不要耍特技吧!

廣泛運用八大法則
  
上圖有價格均線與三個指標,你也可以用自己的作圖軟體觀察;是不是八大法則都可以適用於每一個地方?因為它
本身即為一個通用法則,所以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想像力局限在價格的均線運用上。
  接下來我來告訴大家我上面談到的一種交易運用。它的基礎是運用法則的「D」項原理衍生的。我先舉一個比較像D形態的圖讓大家暖身一

八大法則交易運用
  
請注意標示「A」的地方。短期均線﹙紅﹚回升點在長期均線﹙藍﹚位置,然後短期均線再度遠離下滑。這是符合
我們八大法則的交易規則,為一賣出的空頭訊號!

我所要說的交易方式便是我們可以找任一時段的移動平均﹙不要懷疑就是任一時間,又或者找出十條八條的也可,這有點變形彩虹線的味道囉﹚。然後配合任一短期的均線﹙只要小於長期的,我喜歡直接用日線﹚;我們定交易規則如下:
  1. 長期均線持平或上揚。
  2. 前日短期>前日長期。
  3. 昨日短期<昨日長期。
  4. 今日短期>今日長期;收盤作多,停損為昨日低價。
﹙以上為多頭範例,空頭請自行反向思考﹚
  還知道我說的意思吧?其實這是法則的稍微改變的運用罷了!單利用昨日數據的跌落然後測試後拉回。如果你想增加交易機會可以用多條的長期線,這招算是很無賴的一招交易方式;不過誰規定要用什麼呢?它最帥的地方就是可以利用昨日跌落的低點做為止損,交易成本相對減少!
  在八大法則的運用上我想到另一個常引爭執的地方,長期均線的天數問題!是的葛蘭碧推薦我們使用的長期天數是200天,但是這絕對不是非200不可!本身這數字從來就無任何意義…所以只要相對於短期的天數多便可使用。
就像臺灣許多人喜歡強調72日﹙季線﹚、144日﹙半年線﹚、288日﹙年線﹚多準確?說的好像銅牆鐵壁的不會破?非有支撐不可?這都是可笑的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市場本身永遠不會知道你是誰、你什麼時候進場、你用多久的天數計算指標…一切都是你的幻想罷囉!就算全世界都用72日…你知道他們是用算數?平滑?加權算出的呢?技術的使用,基本治學是要嚴謹以待,使用卻是要讓想像力自由揮舞的

轉載自BIBO's Blog

標籤: edit post
1 Response
  1. Unknown Says:

    小格前輩我獲益超良多
    謝謝你


張貼留言